《 工業高雄的象徵,我們該不該拔根? 》
站上海拔只有125公尺的半屏山北峰,你就能看見這滄桑的工業遺址。
這個景象,曾是高雄的代表,也是高雄後勁地區居民的夢魘。
如今,它即將被政府從我們的記憶中抹去,全區夷平,不留痕跡。
「這會是好事嗎?」
我們可以先聽聽它的故事,再一起想想要如何決定它的未來。
---
這裡,是「高雄煉油廠」——半個世紀以來,代表著「高雄重工業」的象徵,是外地人們拜訪高雄時,映入眼簾的第一個畫面。不論你走的是台一線、國道、台鐵還是高鐵,那半屏山腳冒著煙與火的高聳煙囪,總是能給人們帶來最震撼的影像:原來,課本上寫的「高雄發展重工業」,就是這個面貌。
早在1941年那個操著日文的時代,這裡就成為了重工業園區——「大日本帝國海軍第六燃料廠高雄廠區」,是它在鄭氏屯墾聚落的百年後,所獲得的一個全新名字。
在二戰中遭受盟軍的轟炸損毀,1947年國民政府接手後予以修復,並以此為基礎開始發展高雄的石化工業,也是為何石化工業會選在高雄落腳的重要濫觴。在超過了一甲子的歲月中,這座煉油廠搭上了戰後經濟發展的火箭,為高雄帶來了數不盡的就業機會、白花花的鈔票,還有不曾間斷過的黑煙、油氣與污染,將高雄的天空,抹成不見天日的灰。
它充滿了爭議,更是比鄰而居的高雄人,所深惡痛絕的一個存在:將美麗的家園變為昏天黑地的重工業區,不能大口呼吸的日子早已忘卻有多少,甚至還出過幾次重大工安意外危及生命安全。
一切的不滿就在1987年政府決定在此設置「五輕」的那一年,炸了開來,更進而在1990年時,促成了台灣首次的公民投票。雖然政府後來無視投票結果,當年6成6投票率中有6成反對興建,遠超過公投法那種鳥籠門檻的標準也能無視,無怪乎當年執政的國民黨今日在高雄沒有立足之地,但那是早在公投法實施前14年前的事,同樣是為台灣民主的重要里程碑。
2015年10月31日,高雄煉油廠在當年的「25年遷廠」承諾之下,全區停止作業,並且逐一開始進行拆除的工作,為這一座廣達262公頃,與高雄息息相關並且充滿故事的重工業象徵,拉下了劇終的布幔。
---
就算,它曾把高雄搞得烏煙瘴氣。
就算,它曾經是地方居民所深惡痛絕的象徵。
就算,高雄人並不樂意自己被「這種髒東西」所代表。
但在2015年,畫下休止符的那一刻起,它已永遠無法再為高雄人帶來污染,成為了歷史中的一筆記憶。煙囪仍是煙囪,但是他永遠吐不出黑煙、油庫仍是油庫,但其中只剩迴盪的音響。那麼,我們要怎麼對待這樣一個故事呢?
這是一個靜止的畫面,一個翻遍全台灣,也難以找到的畫面,也正是我們政府所汲汲營營的「地方特色」——看看松山菸廠、華山、駁二,這些以往的所謂「工作場所」,在妥善保留與規劃之下,再生出了什麼價值?帶來了多大的觀光效益?保留了多少的地方人文與故事?
德國著名的魯爾區,是被印刷在高中歷史課本世界史篇章中的一個重要環節:與高雄煉油廠一樣,那是工業社會的基石、亦嚴重污染了地方,但德國政府在妥善保留與規劃後,這個地方成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工業區再生典範,有著娛樂、文化、休閒與博物館的重要功能,也讓世人永遠記得那一段視環境如糞土、全力拚經濟的歲月。甚至,還有建築群被選為世界遺產,那是1993年才停工的關稅同盟煤礦工業建築群。西雅圖著名的Gas Works Park,也是工業遺址保留的名例。
高雄煉油廠的油庫、宿舍、辦公室,有許多都是從日本時代便使用至今了。這裡有著半屏山腳居民的聲音、有著日本海軍高喊帝國萬歲的餘音、有著國民政府趕工重建的吆喝號令、有著三千中油員工的共同記憶、有著足以被記載在教科書上的歷史價值與意義——「高雄發展重工業」一行字的永遠象徵。
當我們在欽羨歐美人的文化素養時,可有低頭看過,我們正擁有什麼、即將失去什麼呢?
---
我們可以很討厭這樣製造污染的巨大工業建築群,但我們千萬不能毫不保留的將它掃入歷史的垃圾堆、連渣都不剩——正因為討厭它,所以我們才必須適度的留下它。
讓它永遠訴說真正的台灣史:
日本人與國民政府的愛恨糾葛、基礎與再利用。
讓它告訴全世界,
高雄湛藍清澈的天空之下,曾有著怎麼樣昏暗的過去。
讓它告訴孩子們,
前輩們是怎麼樣用生命去爭取,換回大口呼吸的權利。
讓它告訴台灣人,
所謂的民主,所謂的人民的聲音,有多麽的珍貴。
並且,榨乾它最後的殘餘價值,用那又油又鏽的鋼鐵身軀,為地方帶進永遠的、綠色的,觀光與文化財。成為後勁人在爭取民主、奪回家園的道路上,最能為外人所道的一個故事,只要指著那根高聳的煙囪,就能開始說——
如果,我們永遠無法在天際線看見那煙囪、失去了成群的白色油庫,我們很可能會忘記,在那個沒有人權的時代、在那個不重視環境永續的時代,政府與企業對人民做過多可怕的事情。
我們必須永遠記得,用那些故事、與保留下來的遺址,將這一段長達74年的記憶,深深的刻在民族的靈魂之中,成為我們邁向未來的養分。
全區保留,叫不切實際。
全部拆掉,叫斬草除根。
適度的保留,是發展、是特色、是人文、是故事,也是未來。
---
高雄人們,你們所擁有的特色與可能性,即將被政府不留痕跡的拆掉了。
如果你們覺得,這些故事是可以保留下來的、是可以作為特色的、是一段需要被記得的記憶,那麼,請站出來為它發聲吧!
這個過去的不堪,將會在未來的某一天裡,變成高雄的驕傲。